这儿要说到酒,但绝不至于酒。
论喝酒,我喝过茅台,喝过五粮液,也喝过古井贡,可我从没有产生过要去名酒产地亲眼看一看的念头。唯独新疆的“伊力特”是个例外。
我想象不出产伊力特曲的是怎样的一个地方。我曾多次去过伊犁,但没有去过伊力特。不是不想去,而是没有机会。我只能凝望那条西去的哈萨克斯坦,然后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伊犁河——我知道伊犁河的上游之一便是巩乃斯河,也知道新源的伊力特就在巩乃斯河水流经的地方。
这一点儿想象,自然无法弥补我没有去过伊力特的遗憾。而这种遗憾与想象融会在一起,也就时常燃烧起我的一种期望,那就是要去看一看巩乃斯河,看一看巩乃斯河两旁的大草原,看一看巩乃斯河畔的伊力特。然后,亲自感受一下“新疆第一酒”为什么偏偏诞生在伊力特,诞生在这远离繁华的边疆的边疆……
终于有幸踏上伊力特。
记得那天进入新源境内时,暮色已经降临,草原的落霞把天与地渲染成一种童话般的世界,色彩斑斓,壮阔绮丽,进而令人相信美酒与神异境界的某种息息相通。可随着暮色的越来越浓重,原野也就慢慢挂上黑色的幕帘。以致有人告诉我,前面就是伊力特,我才意识到伊力特只能是现实中的伊力特,它只能如一个农场或如一座极为普通的工厂那样,平平常常地栖息在平平常常的西部原野上;不同的则是,在这清澈而富有草原气息的空气中,有着一阵阵弥漫诱人的酒香味。这时,你才会相信,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伊力特。也只有在这时,你才可能意识到,要使伊力特连同他的伊力特曲真正赫赫有名起来,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。
我很喜欢,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推崇伊力特曲的。起码是在60年代就知道了伊力特的大名。那时我在天山南部的南部,即塔里木盆地的南缘;他们在贫困的生活中飘起那么一点儿伊力特曲的香味,也就可以进入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快乐境界了。就在今天,我依然认为伊力特曲、伊力老窖是天底下的最佳之酿。这也许是一种偏爱,或一种曾经是新疆人的情感自足,但我就是这样想的,而这样想也算是我的一种权利。尽管如此,我的这种偏爱与自主,也不能说没一点儿经验的或感受的因素。有朋友说我太武断,我只能说这不是写论文搞科研,它只是一种感觉,一种顺应自我的体会,若不信你就自个儿品一品,尝一尝。伊力特酒确实是好酒,凡喝过伊力特曲和伊力老窖的朋友,我至今还没有听说不好的。偏爱也罢,情感自足也罢,有了这一并非个人武断的事实,伊力特也可以在西部的原野上独个儿自豪一番,而且不会有丝毫的孤寂或无为之感了。
伊力特的酒到底怎么个好法,我想只能这样来形容:刚而不烈,柔而不弱,可谓闻之醇郁,喝之沁神;是男子汉的液体,但它造成的却是春意盎然的满足之感;他鼓舞你,激活你,燃烧起你的热情,让你真实,让你感到自信,感到生命的充实与美好。于是我们可以想到,先人的祭祀里为什么要有酒?而危机四伏的出征,又为什么要纷纷端起那盛满了酒的碗?
谁也说不明白酒是怎样的东西,但谁都知道,酒的存在不分地域,不分种族,也不论古今,不论中外。我们只能说,它是遥远的上苍在遥远的年代恩赐给人类,但要人类自己去创造的一种液体,一种可以燃烧人的感情的液体,一种交融着力与韵的液体,倘若生活中缺少这样一种液体,就会让人感到因违犯了某种意愿而变得不完整。
因为它是一种特别的有韵有力的液体,所以制造这种液体变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工艺,一种最后以品位论高低的过程。酿造酒很难,酿造好酒更难,这是在我参观了伊力特之后所留下的最相互最直接的影响。从储粮、发酵到勾兑、仓装,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伺候才行。我于酿酒技术是外行,门道是看不出的,所以只能看看热闹。所有的感受加起来,无非是一句话:那就是要造好酒不易。我参观他们的陈列室,即便是略知和粗晓,也感觉到他们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坎坷艰辛。伊力特远离繁华发达的经济地区很远很远,离铁路线很远很远,说它是西部的西部不会有丝毫的夸张之嫌,但这个厂经由三代人的艰苦奋斗——这艰苦奋斗的说法说了几十年,也着实艰苦奋斗了几十年。艰苦奋斗的说法在伊力特没有褪色,也没有应时势的变化而使这四个字走样变味。伊力特依然是伊力特,但今天伊力特确实给人以腾飞之感。人们都乐于随波逐流地说一句连小学生都会说的话,那就是“改革开放为企业插上翅膀”。这话万无一失,绝对正确。可同一个天底下,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插上翅膀、都腾飞了起来?说来说去,这翅膀还靠自己插,腾飞也得靠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尤其这酒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雨水,而是一点一滴酿就的,其中包含着酿酒人的劳苦血汗,也包含着管理人员与领导者的精神气魄。人说,什么样的种子结什么样的瓜,而这里则可以说,高质量的人才可能酿造高质量的酒。
不知为什么,无论参观座谈,我在伊力特时常想起那条牺牲了一百多位士兵,从悬崖上一点一点凿出来,像愚公一般一步一步穿越茫茫大山的天山公路。筑路不易,凿路更难,相比之下,坐车翻越大阪就算是一种享受了,而即便是享受,也让人感到只有翻越了大阪,才可能进入景色无限的大草原……
我们在伊力特与酒厂的员工开了个联谊会,没想到两个主持人一口一个“我们的伊力特人”,使我怦然心动。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谓了,其中的自豪与自信不待说,而且还深含着一种热爱这片土地的感情。很凑巧,之后又读到了刊登在《伊犁河》文学杂志上的作品集。这些作品大都与酒、与厂、与创业者、与“伊力特人”相关,写的虽然短小稚拙,但以“情真意切”来评价却绝无溢美之嫌,因为那里有着“伊力特人”的心声。的确,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,而这种精神也是一代一代人传下来。有昨天,才有今天,才有今天的“伊力特”的美名。尽管在新疆这块遥远的土地上成就一点儿事业很难,但难不倒牢牢记着过去,也远远地看着将来的“伊力特人”。所谓“厂兴我荣,厂衰我耻”,“伊力特人”的现代企业意识已经开始结果。
“伊力特”是酒,也是人;是酒的质量的标志,也是人的质量的标志。当我和我的朋友们离开伊力特时,正是晴空万里,阳光普照,整个伊力特沐浴在原野的灿烂之中。我知道,我们还要翻越天山,再跋涉那条崎岖艰险之路时,一定还会想起伊力特的。